王增丽

作者:责任编辑:王延波审核人:发布时间:2021-07-18浏览次数:14137

姓名:王增丽

系属:化工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专业:流体机械及工程

导师类别:硕导/

电子邮箱:wangzengli25@upc.edu.cn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

个人主页:

·        个人概况

山东日照人,国家级青年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青岛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人才,青岛市三八红旗手,主要从事压缩机及其系统、制冷及热泵循环、能源转换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主持承担了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部委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省部级项目7项,并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研究方向

1. 压缩机及其系统

2. 制冷及热泵循环

3. 低品位余热/余压回收利用

4. 新能源转换与利用

·         教育经历

2009.09-2014.12,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

2005.09-2009.0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学士

·         工作经历

2022.12-至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必赢242net官网,教授

2018.12-2022.1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必赢242net官网,副教授

2017.04-2018.1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讲师

2015.01-2017.0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资博士后

·         主讲课程

本科生:《过程流体机械》、《泵与压缩机》、《化工装备节能与传热强化技术》等

研究生:《流体机械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进展》等

·         研究生指导情况

指导硕博士研究生36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4名

就业去向:中石油、中海油、上汽集团、中国重汽、陕西师范大学等

升学去向: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

·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76020):单螺杆蒸汽压缩机喷水趋壁成膜阻漏机理及其对热质传输规律的影响研究,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B2010002):混相介质机械密封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示范应用,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706247):多场耦合作用下单螺杆压缩机空间啮合特性的冷热态协同控制方法研究,负责人。
[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2ME114):多圆柱复合包络型面单螺杆蒸汽压缩机喷液压缩过程相变增压机理研究,负责人。

[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ZR2015EL032):基于热力耦合的单螺杆压缩机多圆柱复合包络啮合副泄漏特性研究,负责人。

[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M572094):单螺杆压缩机多圆柱复合包络啮合副全工况啮合特性研究,负责人。

[7]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5M572094):热力耦合作用下多圆柱复合包络型面单螺杆压缩机瞬态热动力特性研究,负责人。

[8] 青岛市博士后人员应用研究项目(2015232):污油输送用大排量圆盘密封单螺杆泵的型面优化及性能研究,负责人。

[9] 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17CX02018A):基于多齿同步耦合的多圆柱复合包络啮合副喷液动力润滑特性研究,负责人

[10] 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20CX02312A):螺杆式油气混输泵可调间隙转子型线设计及啮合间隙动态控制机理研究,负责人。

·         获奖情况

           [1] 以工程设计为主线的化工装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3,5/18.(国家级)

[2] 构建“工程设计主线”培养模式,培育过程装备卓越人才,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3/10.(省部级)

[3] 多列高压往复压缩机及其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 2019,2/11. (省部级)

[4] 污油泥高效抽送及快速脱液装置产业化, 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19,1/5. (省部级)

[5] 多列高压往复压缩机及其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2/11. (厅局级)

[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1/1,2017.(厅局级)

[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工会会员,1/1,2018.(厅局级)

[8] 构建核心能力导向的“工程设计主线”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21,2019.(厅局级)

[9] 基于混合式教学方法(O2O)的过程流体机械课程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7/10,2019. (厅局级)

·         荣誉称号

[1] 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024.

[2] 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24.

[3] 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23.

[4] 青岛市三八红旗手,2022.

[5] 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人才,2019.

[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十佳班主任,2022

[7] 德美高科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2021

[8] 校级优秀工会会员,2018.

[9] 校级优秀班主任, 2016.

·         发表论文、专利情况

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         学术兼职情况

    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青年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