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能源先锋实践队:光热赋能鲲乐湾,冰天雪地绽新颜

作者:责任编辑:骆浩冉审核人:发布时间:2025-08-06浏览次数:42

实践队合影 官闰璟摄

聚光生热启新程,融绿成诗谱华章。8月5日,能源先锋实践队前往位于邯郸市磁县的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聚焦“光热+文旅”项目,从工业端走向生活端。

作为全国首个光热新能源与文旅融合示范项目,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通过槽式太阳能镜场及聚光供热系统实现四季恒温运营。据工作人员介绍,本项目采用的光热转化是通过太阳能集热装置直接能量转化,效率可达60%以上。传统的光热转换技术主要应用于集中供热系统,本项目则将热转冷(空调),热转冰(制冰雪)应用于系统中,实现冷热冰三联供。

能源中心数字孪生系统屏幕 官闰璟摄

在控制中心,实践队员们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时观测数据。大屏幕上,镜场反射率、储热系统温度、各区域负荷曲线等参数动态更新。据悉,鲲乐湾能源自动化管控系统运用DCS工业自动化、物联网、AI能源智能分析等技术,实时采集、展示设备状态与能源数据,驱动自动化生产,支撑节能决策,推动能源管理智能、高效、稳定,助力项目绿色低碳运营。

实践队员俯瞰镜场全貌 官闰璟摄

实践队员们登上观景平台俯瞰镜场全貌。抛物面反射聚光,浮光跃金,一碧万顷。槽式聚光器可跟随太阳轨迹自动调整角度,确保集热效率最大化。通过集热管内导热油介质获得较高品位集热热量,驱动相应机组换热或制冷。11.4万m³的槽式集热场,12个5万m³巨型储热水箱,即使在阴雨天,系统仍可持续稳定供能72小时,相当于一个巨型“能量银行”。

实践队员听取企业人员讲解 官闰璟摄

踏入冰雪世界,零下的低温裹挟着纯净的雪意扑面而来,雪道蜿蜒如银色丝带,霜花在眼镜上缀成诗行,瞬间将大家带入银装素裹的童话天地,实践队员们亲身感受了冰雪的奇幻魅力。据介绍,滑雪区和娱雪区温度常年维持在-5摄氏度,传统冰雪场馆需消耗大量电力,而光热系统使运营成本降低40%,这正是可再生能源技术对文旅产业的革命性重塑,寒冷也能绽放如此炽热的美。“积极发展冰雪经济”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部署。点燃冰雪冷资源,释放经济热效应。作为文旅新地标,鲲乐湾正成为河北省一张“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的全季型旅游新名片。

实践队员李建昕表示:“从前总觉得太阳能、光热技术是实验室里的公式,是报表上的减排数据,可在鲲乐湾,它们变成了让冰场四季恒温的魔法,变成了水世界里永不降温的浪潮,变成了游客心里实打实的快乐。新能源并不是冰冷的技术名词,它能融进城市的肌理,让文旅项目跳出‘靠天吃饭’的局限;也能改写发展的逻辑,算清生态保护与经济增收的双赢账。这次调研像打开了一扇窗:城市更新不只是盖楼修路,文旅延伸也不只是添几个景点,当新能源成为隐形的纽带,把绿色发展的理念缝进每一块玻璃、每一度电里,才能真正让‘可持续’从理念落地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场景。”


  作者:杨恒康  审核:骆浩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