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能源先锋实践队走进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探讨问题,启迪新知,究科创路径,展实践风采。

实践队参观中建材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项目 官闰璟摄
实践队员一拉开遮挡碲化镉发电玻璃的红色幕帘,玻璃上方的三盏灯泡随即亮起,这块1.92平方米的发电玻璃就开始源源不断产生电能。据讲解人员介绍,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发电量高、损失小,能在光照差、温度高的条件下发电;平整度高,光泽度好,外观效果佳——能代替传统建材,满足绿色节能、增能建筑的要求,是推动我国绿色建筑体系建设,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关键功能材料。

实践队于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合影 官闰璟摄
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中国船舶七一八研究所六十余年在氢能领城的技术实力和工程经验为依托,是目前国内氢能装备产业链较为完备的科研生产企业,在水电解制氢、车载氢系统研制加工等方面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在参观生产线时,实践队员与技术人员就风光发电与绿电制氢系统匹配耦合、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及应用场景、氢能行业制储运用的主流技术路线等问题进行讨论。

实践队听取技术人员讲解 官闰璟摄
在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北方生产基地,实践队员随着技术人员的带领与讲解,参观了重卡生产线,醇氢重卡从雏形到完成的制造过程就在眼前。实践队员就甲醇箱、动力电池向技术人员咨询,了解燃料成本、性能参数。实践队员听取企业人员介绍汽车行业的能源消耗与排放结构情况,并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认识实习的见闻,与企业人员交流远程汽车“醇氢+电动”两大核心技术路线。

风光储充放检一体微网充电站 官闰璟摄
在吉利远程园区,实践队员参观了风光储充放检一体微网充电站。据悉,充电站搭载碲化镉发电玻璃,并配备了六台微风级风力发电机,富余电量则进入储能系统。令实践队员眼前一亮的是,微网充电站能让电动汽车变身充电宝反向输电,车网紧密互动。充电站配备“两层安全防护技术”和“特慧看AI安全预警”,实现边充电边为电池体检,保障充电安全。
实践队员杨恒康谈到:“今天我们看到邯郸经开区区域经济在能源革命中的主动作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场景为落地载体,让绿色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线、从单一产品升级为系统解决方案,最终推动建筑、交通、能源等多领域形成低碳发展合力,提供了‘科创赋能+产业协同’的地方样本。”
作者:杨恒康 责任编辑:丁元贺 审核:骆浩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