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队合影 官闰璟摄
8月2日,能源先锋实践队带着对新能源产业的探索热忱,走进郑州迪空间·新能源汽车科普馆。这座位于郑州市二七区核心商业圈的科普馆,是比亚迪首个新能源汽车科普馆,自开馆以来吸引了众多科技爱好者与行业探索者的目光。

钱学森的一封信 官闰璟摄
一楼的品牌文化空间系统回顾了百年来汽车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全球汽车工业从传统内燃机车走向新能源时代的革命性变革。钱学森老先生33年前向国家建言发展电动车的一封信吸引了实践队成员们驻足品读,信中建议中国跳过燃油汽车阶段,直接进入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这封信激发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萌芽,也为比亚迪等本土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座科普馆里,藏着汽车工业的百年变迁,藏着造一辆车的千般匠心,更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世界的底气。

新能源汽车的精细构成 官闰璟摄
在二楼的匠心智造空间,实践队一站式探寻“一辆车的诞生过程”。由一辆车诞生的灵感之光开始,从一条线到一辆车,比亚迪创造的奥秘被逐步揭开。一辆被拆成零部件的汽车被悬空吊装展示,队员们得以“零距离”观察,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精细构成。30秒造电芯、1分钟下线整车的超级技术,让队员们对汽车制造的高效与精密赞叹不已。

实践队员参观专利墙 官闰璟摄
展馆三楼的创新技术空间展示了比亚迪的各项“黑科技”,呈现了其最高端的技术创新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队员们见识到比亚迪刀片电池、易四方、云辇等核心技术的独特魅力,一张张《发明专利证书》让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深切感受到企业响应“科技强国”战略走过的历程。队员操作模型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在LED灯逐渐亮起的过程中感受新能源汽车补能环节的便捷性。

实践队员感受新能源汽车补能环节的便捷性 官闰璟摄
实践队员孔令剑表示:“此行所见,让我们对能源报国、科技强国有着更具体的体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产业底气,实干创新是强国根基。从专利墙的累累硕果到研学区的互动体验,党建引领下的创新活力无处不在。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当以之为勉,深耕专业领域,将所学转化为推动新能源产业进步的力量,以青春担当托举绿色未来,让强国之梦在脚踏实地中照进现实。”
作者:杨恒康 责任编辑:丁元贺 审核:骆浩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