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队员采访现场 刘笑宇摄
为帮助家乡挖掘红色基因,打开村落弘扬红色精神的新思路,8月12日至8月1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传承红色基因”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西山村采访当地在党五十年老人姜会芝,实地调研红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倾听红色故事。
倾听红色故事,为调研赋能
8月12日,实践队一行到达西山村,采访“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获得者姜会芝老人,倾听红色故事,为调研赋能。在采访过程中,姜会芝老人表示:西山村是一个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村,历史上曾经历多次战争的摧残,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建国初期的敌特破坏,都给村子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西山村人“打土豪,抓生产”,逐步恢复村内生产建设,积累起了红色底蕴。在访谈过程中,姜会芝老人还多次向实践队成员提及“出夫”一词,即不计报酬的义务劳动,并表示,在村内急需建设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本就应发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村内生产建设出力。
在本次的采访过程中,实践队一行了解到西山村的红色历史,倾听了红色故事,在老党员的教诲中,提高自身思想水平,为本此调研赋能。
探访红色景点,为调研助力
实践队一行于8月15日上午到达位于西山村少岱山山顶的吴鸿渐烈士纪念碑处,实地感悟红色文化,为调研助力。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吴鸿渐烈士是江苏吴县人,七七事变后,他带头组建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驻济联络站和平津流亡学生会,负责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6月9日不幸被敌人杀害,后人为纪念吴鸿渐烈士,于少岱山山顶处修建烈士纪念碑。在了解吴鸿渐烈士的生平事迹后,实践队成员邹晨宇表示:“当今生活来之不易,身处和平年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主动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在本次的实地探访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深刻感悟到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平年代更需要新时代大学生的艰苦奋斗,传承好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褪色。
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接力员。“传承红色基因”实践队此次一行感受到西山村独有的红色文化底蕴。时代在不断前进,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更多年轻力量的参与。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历史使命,加深了成员对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的了解,为未来相关研究的问题探讨提供借鉴经验。
作者:邹晨宇 冷子瑞 李博 责任编辑:杨兆薇 审核:秦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