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学生、广大校友: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参赛大学生回信重要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文件要求,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养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引领就业,学院决定举办第八届中国石油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必赢242net官网初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校生(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学生(2017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二、项目要求
本次大赛将举行高教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简称“红旅”)赛道,项目要求具体如下。(省赛通知发布后进行必要修订)
(一)高教主赛道
1.参赛项目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2.参赛组别和对象
(1)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鼓励跨专业、跨年级组队,每个团队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
(2)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
3.赛道组别和具体参赛条件
高教主赛道 | |||
组别 | 项目要求 | 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要求 | 其他要求 |
本科生创意组 |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 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及成员须均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或专科生。 |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
研究生创意组 |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 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 |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
初创组 | 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 | 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学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 1.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2.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含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
成长组 | 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或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 | 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学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 1.成长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2.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含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1.参赛项目要求
参加“红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2.参赛组别和对象
(1)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鼓励跨专业、跨年级组队,每个团队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
(2)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3.赛道组别和具体参赛条件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
组别 | 项目要求 | 项目负责人及团队要求 | 其他要求 |
公益组 | 1.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2.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学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
创意组 |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 ||
创业组 |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 | ||
三、组织流程
(一)报名阶段(启动报名后至4月10日)
各参赛团队需准备好商业计划书、项目介绍PPT、视频(可选)等材料,连同附件1,于4月10日前打包发送至邮箱877140061@qq.com,压缩包及邮件均命名为“项目名称-专业班级-负责人姓名”。各团队负责人务必加入新必赢242net官网“互联网+”大赛报名QQ群(群号码:255407571),后续赛事安排均在QQ群中发布。
(二)学院(部)初赛阶段(4月10日—4月20日)
资格审查:学院对所有参赛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并将通过的项目材料上报学校。
路演答辩:学院进行初赛评审,包括文本评审、路演答辩等环节,最终遴选10个项目推荐校赛决赛。评审规则参考《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见附件2)。
四、组织保障
(一)本届大赛设金、银、铜奖及优秀组织奖若干,具体根据评审结果而定。
(二)完成主体赛事参赛任务的团队,本科生予以认定5-40个创新创业类学时,研究生发放获奖证书或参赛证明;完成“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团队,本科生予以认定5-40个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学时,研究生发放荣誉证书或参与证明,活动成果丰富、活动质量较高的团队,择优推荐参加学校202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评选。
五、联系方式
穆海涛 0532-86983810
王伟龙 0532-89983817
附件1:新必赢242net官网参加第八届中国石油大学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汇总表.xlsx
附件2: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pdf
附件3:部分历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路演视频网址链接.docx.docx

